中國遠洋“摘帽”倒計時
2014-04-01 08:26:54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有分析師認為,*ST遠洋主業經營繼續好轉,再加上老舊船拆解補貼預計貢獻約10億元營業外收入,公司有望在2014年繼續盈利
*ST遠洋在3月28日發布2013年年報的同時也發布了“關于申請公司股票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告”。*ST遠洋稱,“比照公司經審計的2013 年年度報告,公司的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等指標均不觸及退市風險警示條件”,“亦不存在觸及其他風險警示的情形”。公司已向上海證券交易所提出了撤銷對公司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的申請。
據了解,上海證券交易所將在收到公司申請之日后的五個交易日內,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撤銷對公司股票實施的退市風險警示。而公司股票也于2014年3月28日開始停牌。
由于*ST遠洋2013年的扭虧多靠賣資產所得,因此,市場對于公司2014年盈利多有猜測,對此,董事長馬澤華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于2014年要保持盈利難度很大,但其同時表示“期待2014年有個好結果”。
有分析師認為,*ST遠洋主業經營繼續好轉,再加上老舊船拆解補貼預計貢獻約10億元營業外收入,公司有望在2014年繼續盈利。
扭虧“摘帽”
經審計,截至2013年12月31日,*ST遠洋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242.23億元,2013年度實現營業收入619.34億元。公司稱,2013年,公司航運主業較2012年大幅減虧36億元。另一方面,通過取得資產處置收益65億元,最終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5億元,實現扭虧。
為了不被暫停上市, *ST遠洋2013年出售多項資產,包括出售中遠物流100%股權、出售中遠集裝箱工業公司100%股權以及出售青島、上海等兩處物業資產股權項目。上述項目合計貢獻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約84.3億元,而公司也因此得以順利扭虧。
有分析師表示,公司將向上交所提交撤銷股票退市風險警示(即“*ST”)的申請,若公司順利撤銷“*ST”,建議“增持”。
主業經營好轉
事實上,*ST遠洋的扭虧不光是靠賣資產,近36億元的減虧也是公司扭虧的一大因素。
申銀萬國分析師張西林3月30日發布*ST 遠洋的研究報告稱,干散貨運輸業務大幅減虧是主業減虧的主要原因。張西林測算,“公司2013年干散貨運輸業務實現業務毛利-16.3億元,較2012年虧損大幅減小28.7億元”。
“干散貨市場底部企穩復蘇,且高租金船影響將進一步減弱。”張西林分析,公司2013年計提的干散貨租入船合同撥備為6.04億元(較2012年13.72億元大幅較低),撥備計提的大幅減少反映的是高價租金船影響的進一步減弱。
對于上述分析,招商證券分析師也持有同樣態度,據招商證券分析師常濤、陳舒然、陳卓3月30日發布的*ST 遠洋研究報告稱,公司干散貨運輸業務毛利率大幅改善,2014年值得期待。
招商證券分析師認為,由于高價期租船陸續到期及部分老舊船舶實施退役,本年度干散貨船(船型 船廠 買賣)隊平均運力明顯下降,主營收入占比與2012年基本持平。干散貨航運業務的毛利率為-12%,同比大幅上升12pct,環比亦持續改善。隨著租入船的陸續到期退租,及國際干散貨航運市場運價觸底回升,散貨船隊虧損幅度持續收窄。
2014年有望盈利
張西林認為“公司2014年仍有望繼續盈利”,其改善主要邏輯在于“老舊船拆解補貼預計貢獻約10億元營業外收入”和“主業經營繼續好轉”。
有分析師認為,在行業逐步復蘇、高價船到期退租等背景下干散貨運輸業務將進一步好轉。隨著越來越多的班輪公司入盟和CKYHE聯盟的成立,班輪公司在2014年價格競爭奪取市場份額的概率較低。班輪運輸板塊有望在需求復蘇和市場結構進一步穩定的格局下減虧甚至是扭虧。
事實上,中遠散貨運輸(集團)有限公司何應杰對于2014年公司散貨業務比較樂觀,其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如果2014年的運價能和公司成本持平的話,那么公司的散貨業務將有可能盈利。”
張西林預計,“公司2014年至2015年可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77億元和18.85億元”。
對于公司能否在2014年保持盈利,*ST遠洋董事長馬澤華很坦誠的表示,今年保持盈利的難度很大。但其同時也表示“期待2014年有個好結果”。
馬澤華認為,目前的航運市場并沒有從根本上好轉,而運力過剩問題仍是目前航運業面臨的根本性問題。
年報顯示,2013年中遠集運實現收入425億元,凈利潤虧損14億元。有分析指出,集運行業大船化趨勢使得干線特別是歐地線運力出現結構性過剩,供需情況不容樂觀。